​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2023年,全国高考录取总人数预计在1100万上下,又一波准大学生即将走向人生新的阶段。

未知的新生活总是充满期待,在社交平台和各大高校论坛上,已经有一些新生开始“发帖报道”,准备给大学生活提前“打个样”。有人打算好好谈一场恋爱,有人计划多参加社团和实践,还有人大一还没开始就在准备三年后的考研了……

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迈进大学校园就意味着成为“社会的话题中心”,无数目光会聚焦在这群象征未来与希望的年轻人身上。某种程度上,“过怎样的大学生活”不仅是个体的想法和经历,也代表着群体的形象。看看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们,经常被打趣“清澈单纯”,但揭开表面的那层标签,还是能看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中很多人的大学生活,充满挑战、激情和希望,甚至有一些,已经过出了另一种人生。

造了一间智能宿舍

很多精彩故事的开端都是“平平无奇”的。

某个普通的下午,大连理工大学校园里,又一次忘带宿舍钥匙的陈坤,靠在门上无聊地刷手机,在等待舍友回来拯救的20分钟里,一个“为什么不能用手机开门”的念头突然冒出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他自小就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下午才冒出的想法,晚上已经有了具体规划。

学校宿舍的门锁都是公用设施,彻底更换成指纹锁或密码锁是行不通的。陈坤想到,只要在门锁上增加一个小小的、类似小发条的机构部件,再在手机上开发一个能驱动它的软件,就能用手机“刷一下”打开门锁,也不会影响舍友的正常使用。

陈坤学的是机械专业,改造门锁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关键的问题在于软件开发。在此之前,他唯一的“开发”经验,就是在物联网的选修课上完成过一台小风扇,几乎是个零基础的“小白”。而且课堂上的开发方式和平台应用更适用于学生群体的教学和实验,如果是个人应用,反而有点舍近求远。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陈坤

以“简单好上手”为主要目标,陈坤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物联网设备,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款智能烤箱,只要用华为手机“碰一碰”就可以连接并操控,这和他改造智能门锁的方向几乎完全一致。

顺着对的方向继续摸索,陈坤找到了华为开发者联盟的社区,意外发现,自己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80%都可以在社区现有的帖子或公开课里找到答案。

就像无意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陈坤又加入了平台的社群,把自己的想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表达出来后,得到了“同好”们的积极回复,剩下20%的难题在几天之内就有了眉目。

2021年的暑假,陈坤没有回家,没日没夜地埋头在宿舍里“捣鼓”智能门锁。每遇到什么突发问题,只要在社群里发问,都能很快得到答案。到暑假结束时,这个智能门锁已经初具雏形,用手机开门不成问题,剩下的无非是美化页面、提升速度等。至少,舍友再也不用着急忙慌地回来给他开门了。

尝到了甜头后,陈坤还把宿舍里的台灯、风扇等小设备都进行了简单改造,都能连接上手机远程操控。不过几个月时间,一间小小的“智能宿舍”悄然诞生。这些小改造看上去微不足道,对宿舍的公共设施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对居住在宿舍的人来说,提升的幸福感却是难以言喻的。

这次智能门锁的开发,几乎改变了陈坤的人生规划。

小时候,他就喜欢“刨根问底”,还是个“动手达人”。爸爸妈妈买来的小玩具,他总是先玩一天,第二天就全部拆掉,再重新组装起来。上中学后了解了物理知识,他就能试着改造一些小玩意了,高中时的一把小风扇是他的得意之作。

大学陈坤选择了机械专业,曾参加过多次机器人比赛,也拿过不少奖。直到智能门锁项目,他最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却就此进入了软件开发的又一片新天地。

之后他继续开发了基于OpenHarmony的车机系统,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车的电量、行驶里程以及实现控制车门开关等。相比其他纯软件开发者,他有自己的优势,即机械专业上的硬件能力,两者结合,机械小能手就此进化成“软硬结合”的六边形战士。

从象牙塔到造梦园

“试试看,成功最好,不成就算了”,和陈坤一样,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之前都是这样的想法。但接下来是否有往前走的勇气,往往看个人的行动力。

陈坤是个内心驱动力极强的人,“最大的支撑点是兴趣,我的成就感来源不是被肯定或者获奖的那一刻,而是我把这个东西研究出来的那一瞬间。”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本身拥有较低的尝试门槛和试错成本,失败了无非再回到原点。因此大学往往是人一生中最有创造力,也最敢去创造的一段时期。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陈坤也发现,在华为开发者联盟课堂里遇到的校园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思维都存在很大差异。上班族的开发往往围绕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大学生们思维更开阔些,更注重项目本身的创新之处。

另一位校园开发者周文就十分典型。周文十分“高产”,在华为开发者联盟里主导参与了近10个开发项目,其中最令他骄傲的一款名为“比高”,主要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群体在趣味性中学习几何数学。基于华为元服务的应用形态,“比高”可以把几何图形和对应知识以卡片的形式,直接展示在手机桌面和负一屏上,点开就学,不学再直接划走。

去年暑假,周文带着“比高”回到自己的老家贵州,和当地的学校合作,邀请一万多名中小学生试用。在周文上小学时,他的老家还是贫困地区,学生的硬件设备极为缺乏,学习进程坎坷丛生。这次回到出生地,也是因为他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家乡的学弟学妹。

“淋过雨的人,更想帮别人撑一把伞”,周文每个项目的开发初衷,几乎都是基于他强大的共情能力——他发现了哪些真实存在的需求,又希望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周文

经过一轮测试,周文和团队也发现了“比高”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进一步调试和改良后,这个项目计划在明年正式走向市场。

说是“团队”,其实是15个对开发感兴趣的大学同学,在华为开发者联盟的覆盖下,线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据周文说,团队没有固定的导师,但他们和华为开发者联盟课堂始终保持着联系,一旦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请教并得到解决。

最初,无论是周文还是这十几名大学生,都没有想过他们的项目有一天会真正走向市场、落地商用。这是校园开发者的最大不同,几乎不会考虑到预算、成本等现实性难题。他们的创意总是天马行空,应用领域也常常出其不意。

为了去尝试、去实现,他们可以付出无数个通宵达旦的日夜,互相争论、互相认同,高兴时击掌欢呼,失落时彼此打气。就在校园里的某间小教室里,提前感受五味杂陈的浓缩版人生,等天一亮,又是充满元气的新开始。

大量类似的校园开发者团队聚集在华为开发者联盟,一方面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另一方面需要导师的答疑解惑,以及有专业人士帮助项目进行规划落地。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站在华为的角度,显然是不需要这些开发项目来盈利的,这更多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双向奔赴”——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造梦、圆梦”的平台,让年轻人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始终保有最纯粹的热爱与激情,为理想和才华找到安放之所,不至为现实攀折。

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

周文今年大三,他作为校园开发者的事迹在学校里广为流传,经常会有学弟学妹“慕名而来”。事实上,很多校园开发者都会经历这样的“进化”——从普通的校园开发者,变成“代言人”。

手握几个商用应用的袁睿便是如此,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校园开发者,在校期间,他在华为开发者联盟课堂里主导参与了储物精灵、数字管家等应用,都将上线商用。他的成长路线极为清晰,起初只是一个热爱开发的大学生,如今已是鸿蒙的金牌讲师和华为校园大使,不仅在平台社区里为新进的开发者解答问题,还会在线下学校里开设课堂,吸引同样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参与进来。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袁睿

陈坤此前曾提到,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知道华为开发者联盟,都是在有开发方面的需求或疑问后,主动搜索才找到的。但宣传的普及面还是不够大,很多人本身对开发有兴趣却不得入门,或是还需要一点点拨才能激发动力,他们都需要一定的“引导”。

如袁睿这样的校园大使,就逐渐承担起“宣传”的重任,尤其对于学生而言,即使铺天盖地的广告,也远不如身边一位优秀案例更为震撼。因为无论外界如何定义“这届年轻人”,向阳而生是人的本能,优秀的人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

华为开发者联盟课堂里的开发者,也因“互相学习”而聚在一起。陈坤的导师连志安早在2020年就加入了华为开发者平台社区,彼时的鸿蒙还很“新”,他从发布技术分享帖开始,逐步成为开发者导师。但他一直觉得,他只是比别人更早一些接触到这些,不代表他比别人懂得更多。

每个人都存着这样“敏而好学”的想法,从学生长成导师,从被给予者变成给予者,那是未来的他们,在帮助“曾经的自己”。

8月4日,陈坤、连志安等人都将受邀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HDC.Together),随着不断成长,他们在开发者大会的参与感逐渐增强。同时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进来,成为下一轮学生。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像一个逐渐开枝散叶的门派,由无数人的理想和热情串联起来,形成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势能。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校园开发者被视为其中的有生力量,因为他们还站在人生的起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很多名人的激荡人生都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前总裁史蒂夫·鲍尔默也相识于大学;贝佐斯曾立志成为一名宇航员或物理学者,大学时兴趣才转向计算机;扎克伯格在大学里和室友一起创立了Facebook。

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想好要做出多大事业,甚至要改变世界,比如Facebook最初只是给大学同学们使用的社交软件。风起于青萍之末,改变世界往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Facebook、亚马逊、微软等面世后,人类生活方式因此接连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时针拨回到现在,技术仍然是改变世界的有力手段,无论是开发者们还是华为平台,最终目的都是用技术服务人的需求。

而陈坤、周文、袁睿等校园开发者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既是代表未来和希望的年轻人,也善用创新科技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这也是华为全力支持校园开发者的初衷——平台要发挥自己的能量,如领先的技术基础、广阔的舞台、开放的机遇等,为年轻人的逐梦之路保驾护航。他们埋下创意的种子,而华为能做的,就是浇灌好整片土壤。

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们只需放手去做便好。没有人规定大学生活一定要是什么样子,可以肯定的是,以这里为起点,之后走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生长。

​全国1100万准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8月4日,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HDC.Together)将正式启航,戳一下↑,即刻了解鸿蒙世界。

作者:朱影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p2p信息资源网,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