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别样水韵映“火洲”

走进新疆吐鲁番,从地面深入到60米深的坎儿井,记者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吐鲁番干旱少雨,被称为“火洲”,而古代开凿的坎儿井则可汇集天山雪水,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成为当地的“生命之泉”。如今,坎儿井不仅仍在发挥灌溉农田作用,还丰富了旅游项目,成为吐鲁番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眼下,全区上下正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美丽新疆集思广益。

“坎儿井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吐鲁番的一张金名片。”吐鲁番市副市长阿曼古丽·阿地力表示,吐鲁番将持续挖掘坎儿井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生态景观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

淙淙清泉地下流,别样水韵映火洲。吐鲁番现有交河驿·坎儿井源、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等坎儿井主题景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记者走进的那条60米深的坎儿井,位于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该景区经理马静告诉记者:“现在虽已过了旅游旺季,但每天仍能迎来3000名左右游客,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35万人次。”

与坎儿井一样,艾丁湖也是吐鲁番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吐鲁番持续推进艾丁湖生态治理与保护,湖水及流域湿地面积呈增长态势。吐鲁番实施生态林工程建设,在湖区周边的戈壁沙滩上建起了梭梭草林带,护佑一湖碧水。湖区周边的恰特喀勒乡3个村,通过种植梭梭,套种肉苁蓉,改善生态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

坎儿井、艾丁湖的变迁,折射出吐鲁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迈向精细化、科学化,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生动实践。

作为葡萄之乡,吐鲁番市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市所有葡萄地实施高效节水改造。据测算,2025年实现葡萄节水全覆盖后,每年可节水1.77亿立方米。

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种植葡萄近2万亩,今年选定一批示范田、示范园进行节水改造。“尽管用水少,咱吐鲁番葡萄依然是最甜的。”三堡乡副乡长苏巴提·苏莱曼说。(经济日报记者 乔文汇)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经济日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