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业务成科技公司“晴雨表”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近日股价暴跌,10月25日当日收盘下跌超9%,市值蒸发16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云计算业务表现不佳,被认为是此次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据此前公布的三季度财报,谷歌三季度云业务收入增速放缓至22%,不及预期。相比广告、视频等传统业务,云业务成为微软、Alphabet等科技公司的“晴雨表”,反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写行业生态,商业化能力成比拼重点。

从最新财报来看,Alphabet的财务表现并不算差,三季度收益和营收都超出预期,营收更是在一年内首次重回两位数增长。但由于谷歌的云业务表现平平,多家机构分析师对该公司未来的利润率潜力存疑。瑞银分析师表示:“谷歌云的业绩令人失望,而微软Azure的增长好于预期。”

尽管云计算市场变化有需求端扰动的影响,股市的短期波动也具有偶然性,但从长期来看,这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看重科技公司的创新业务业绩和未来发展潜力。无独有偶,微软也曾在2022财年第二财季因为云计算业务增速变缓而引发盘后大跌,但随后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不断增长。根据微软发布的最新财报,微软的智能云部门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创造了243亿美元的收入,增长19%,反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强劲增量需求。

云业务为何成为科技公司的“晴雨表”?

其一是云业务正成为众多科技公司新的增长引擎。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科技公司转型云业务以形成新的增长曲线。以微软为代表,自2014年践行“移动优先、云优先”战略后,微软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其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冲击云计算市场,不确定性增大。自2022年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改写云计算行业规则。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表示,人工智能使微软在云业务中获得了更多份额,本季度Azure增长的大约3个百分点与人工智能相关。而谷歌近日则承诺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20亿美元。各大科技公司在影响云业务发展的关键变量上激烈追逐,由此给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云业务成为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变量,也反映出将人工智能转变成服务的商业化能力日趋重要。引入GPT的服务能力为微软的云平台吸引了更多客户,这不仅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支撑,更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商业化落地。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最终比拼的仍是商业化服务能力和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亚军)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经济日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