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争艳

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伟大杰作之一,它千奇百怪、美轮美奂,是珍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Karst)一词来自于中东欧国家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当地称其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斯洛文尼亚不仅是研究喀斯特地貌必须要去的地方,也是发展溶洞旅游业的先驱。在这个近一半国土均分布着喀斯特地貌的国度,迄今已发现8000多个洞穴,其中有数十个曾被开发成景区,至今仍有27个对游客开放。

维莱尼察溶洞,又名仙女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洞穴之一,自1633年起就对外销售参观门票。洞中的钟乳石形状各异,如仙女,如恶魔,如火箭,如雨伞,如管风琴,无奇不有。漏斗状的入口、宽敞的“舞厅”、巨大的深灰色钟乳石柱、四壁褐红的“红厅”等奇观令人印象深刻。该溶洞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166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参观了该洞。此后几百年间,大量文人墨客与普通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直到19世纪中叶,它仍是斯洛文尼亚游客最多的洞穴。

波斯托伊纳溶洞全长27公里,是欧洲最长、最大的溶洞之一,位居“最成功的旅游洞穴”之列。1689年出版的《卡尼奥拉公国的荣耀》详细描述了当时的人们对它的研究。1819年,在一个新的区域被发现后,它正式向公众开放。该洞内套着许多互相连通的大小洞穴,有数不尽的钟乳石和石笋,并有多个可容纳数千人乃至上万人的巨大岩洞。1872年,洞内修筑了一条小铁路,使其成为首个可以坐火车参观的溶洞。1967年,该洞建设了新式铁路,至今仍是全世界唯一的有双轨铁路的溶洞。20世纪80年代,该洞平均每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左右。在过去的200年里,已经有超过4000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参观了波斯托伊纳洞穴。

什科茨扬溶洞是全球最深、最大的地下峡谷之一,也因其极具代表性的地质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早在1599年就有关于该洞的文字记载。自19世纪以来,什科茨扬溶洞一直是喀斯特现象的重要研究基地。该溶洞的旅游始于1819年,主要有寂静洞、低语洞、大塌陷天坑等景点,有的溶洞洞深超过200米。洞中有无数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雷卡河穿洞而过,忽隐忽现,时而宁静清澈,时而急流奔腾,沿河形成了多个壮丽的地下湖和瀑布,瀑布最大落差达163米。在新洞与旧洞之间,一座一战时期修筑的桥梁横跨在河上,桥下是几十米深的山洞,前方是蜿蜒数公里的峡谷,景象蔚为壮观。

由于溶洞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斯洛文尼亚溶洞旅游“内卷”得十分厉害。各旅游溶洞均着力打造各自的特色和品牌,以吸引国内外游客。波斯托伊纳溶洞以其独有的世界上最大的穴居两栖动物——“人鱼”为招牌,同时充分利用其巨大的溶洞大厅举办音乐会、戏剧和芭蕾舞演出等活动。维莱尼察溶洞则每年举办与溶洞同名的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和小型音乐会,走文艺路线。十字坑溶洞主打自然原始风格,洞内不铺设电灯和混凝土路,游客需要穿着橡胶靴、携带手电筒入洞参观。该洞还利用其众多的地下湖泊发展探险旅游,游客可乘坐皮划艇,观赏露出水面的石笋和倒挂在洞顶的钟乳石群。

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千百万年乃至数亿年的积聚演变,是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斯洛文尼亚在大力发展溶洞旅游业的同时,也通过立法、建立保护区等方式对溶洞开展全方位的保护。

随着溶洞探查和开发的深入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坐火车,会有更多好玩的方式带领普通民众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欣赏奇妙瑰丽的岩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神奇魔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国章)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经济日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