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聚成能否成功“续命”?国都证券十年公募业务回到起点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界面新闻编辑 |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国都证券公募业务发展将满十年之际,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1月31日至2月1日,国都证券连发三封《关于以通讯方式二次召开国都聚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公告》,旨在审议国都聚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代码:011389,下称:国都聚成)持续运作议案。

公告显示,本轮投票表决时间自2024年2月2日起至2月29日止。而在去年8月7日到9月1日期间,国都证券也曾组织过一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以期能为这只公募产品“续命”。但因参与表决的基金份额未达到权益登记日基金总份额的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未能成功召开。

在第一次会议折戟后,国都证券第二次能否顺利组织会议召开吗?

“一般第二次会想办法成功召开的。”有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找帮忙持有人,投票同意过2/3就可以了。”

“帮忙资金也不是那么好找。”对此,华南一基金公司高管认为,“公司的资本金运作管理有规定,因此帮忙资金必须是其他机构。若产品业绩太差,帮忙资金也需要衡量成本与风险。”

Wind显示,国都聚成基金成立于2021年一季度,基金规模“出道即巅峰”,成立时规模为2.76亿元,此后便一路狂泻,至2023年四季度末时已仅剩0.24亿元,不足成立规模的十分之一。

国都聚成能否成功“续命”?国都证券十年公募业务回到起点

业绩不佳或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国都聚成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占60%比重。截至2月2日,国都聚成自成立以来总回报已创下54.42%跌幅,wind同类排名1674/1768,长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乃至沪深300指数。

国都聚成能否成功“续命”?国都证券十年公募业务回到起点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国都聚成基金份额仅剩5098.58万份;据中报披露,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仅剩442户,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60.21%。

“散户比重越大,基金公司越难成功组织会议。特别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对如此难看的业绩,抵触情绪较大,往往不会积极配合投票。”有业内人士称。

据了解,国都证券官网展示的四只基金中,仅存续国都聚成和国都创新驱动(002020.OF),国都量化精选(005247.OF)和国都多策略(005264.OF)已分别于2023年1月和7月发布基金合同终止公告。

但国都聚成和国都创新驱动的最新单位净值 (2024年2月2日)仅剩0.4558元和0.642元。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国都创新驱动基金规模仅剩1315.95万元,基金份额1708.56万份。

此外,国都聚成和国都创新驱动的基金经理为廖晓东和张晓磊。其中,廖晓东现任国都证券基金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张晓磊现任国都证券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Wind披露,廖晓东有超过20年的证券从业年限,张晓磊证券从业年限也接近十年,但二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均在4年左右,历任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78%和 -18.68%。

二人也是国都证券公募业务仅存的基金经理,这在11家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北京高华证券有公募牌照但未发行产品)中已为最简配置。

国都聚成能否成功“续命”?国都证券十年公募业务回到起点

官网介绍,国都证券于2014年8月取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为国内首批取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券商之一。

但率先拿到入场资格的国都证券并未在公募业务上抢占先机。公司在2017年4季度达到管理规模峰值8.55亿元后便开始迅速收缩,基金经理也随之流失。截至2023年末,国都证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仅剩0.37亿元。

国都聚成能否成功“续命”?国都证券十年公募业务回到起点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国都证券资产管理规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97.56亿元,同比下滑59.38%;未经审计的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手续费净收入576.78万元,同比下滑51.4%。

值得一提的是,国都证券2006年曾发起设立中欧基金,目前仍持有中欧基金20%股权。

2023年12月8日,国都证券曾公告,浙商证券拟受让重庆信托、天津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嘉鸿盛鑫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市远为投资有限公司、深圳中峻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国都证券5.28%、4.72%、3.77%、3.31%、2.06%股份,合计拟受让19.14%股份。

若完成交易,浙商证券将持有国都证券19.2%的股份,超越中诚信托(持股13.3%)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个新任大股东,华福证券近期研报分析,浙商证券收购后可通过间接参股中欧基金,提升资管业务实力。浙商证券参股25%浙商基金,中欧基金纳入将补足公募布局短板,后续有望与浙商证券财富管理、研究业务等形成协同。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界面新闻,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