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2.5亿吨,领先唐山、上海、青岛

作为承载着全球90%贸易的海运枢纽,港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已建成五大沿海港口群(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西南沿海地区),货物吞吐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前50大港口中占据28席(含中国香港),前20大港口中占据16席。

去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0.9%至156.8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9%至46.07亿吨。集装箱海运依然是最主流的国际货运方式,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6亿标准箱(TEU),同比增长4.7%,其中沿海港口占比88%,同比增长4.6%。

中国第一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2.5亿吨,领先唐山、上海、青岛

与去年相比,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发生不小的变化。11-20名中,大连港排名继续下降,被黄骅港超越,后者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以东90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去年完成煤炭运量20515.8万吨。

同样负增长的南通港深圳港分别下滑2个名次,被福州港和连云港港夺走第15、16名的位置。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港集装箱累计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至3003.6万标箱,。这也是继上海、新加坡、宁波舟山之后,全球第四个年量突破3000万标箱的港口。

未来,深圳港将形成“两翼(东、西部两大港口群)、六区(东部的盐田、大鹏港区和西部的南山、大铲湾、大小铲岛和宝安港区)、三主(盐田、南山和大铲湾三大主体港区)”的总体格局,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中国第一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2.5亿吨,领先唐山、上海、青岛

排名6-10位的依次是苏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烟台港北部湾港,名次没有发生变化。去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亿吨,同比增长3.7%,高于沿海港口平均水平(1.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02万标箱,同比增长16.8%,远高于沿海港口平均水平(4.6%);排在全国十大沿海主要港口中,增速连续五年排第一。

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开通了“柳州-北部湾港-印尼”等多条特色外贸线路,以及至日本、缅甸、越南、泰国等多条RCEP直航航线。另一方面得益于口岸软硬件水平大幅提升,全球首个U型工艺钦州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投产,,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中国第一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2.5亿吨,领先唐山、上海、青岛

去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6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3%和8.3%,双双超越广州港,位居全国第4。这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保税、分拨、加工等服务,拥有全球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航线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集装箱航线超过200条,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上海港退居第3,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5.4%至7.3亿吨,是前十名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港口。不过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TEU,同比增长0.6%,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集装箱大港的地位,连续13年高居榜首。

唐山港以7.7亿吨的货物吞吐量跃居第二,同比增长6.43%。近年来,这座北方大港的功能日趋完善,运输货种包括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水泥、粮食、机械设备、汽车、木材、液化品等10多大类、100多个品种,水路通达70多个国家(地区)、200多个港口。2018年1月,唐山港首批进口汽车顺利通关,结束了河北省几十年来进口汽车需要从天津、上海、广州等外地口岸转运的历史。

中国第一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2.5亿吨,领先唐山、上海、青岛

拥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近170座,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过100座的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2.6亿吨,同比增长3%,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3%,位居全球第三。

在港航领域有这样一句话:“宁波数箱子、香港数单子、伦敦数票子。”港口吞吐量大并不代表“含金量”高,如何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完善集疏运体系,如何与当地产业、贸易及城市融合发展等问题,亟待宁波舟山港解答。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新潮商评论,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