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央地合作促东北振兴

在今年9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当前,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正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央企普遍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合作既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又能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促进东北全面振兴。

与过往纾困解困、强弱结合的央地合作模式不同,新时代的央地合作更多的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合作,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这就更需要央地创新合作模式,产生“1+1>2”的效应。

新时代央地合作更应注重围绕打造产业链进行专业化整合。要将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数据链、服务链等全面整合,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发展。立足东北各地所需、发挥央企所长,加大央企和东北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突出规模效应,带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央企资本、管理、人才、科技、市场等方面优势,发挥产业链建设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

应突出央地融合,优势互补。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东北也成了中央企业深耕细作的沃土。双方合作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依托东北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冰雪经济。例如,在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的数谷园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由金普新区与中国电信、中国中铁合作实施,是服务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要改善营商环境,找出互利共赢的路子,产生“1+1>2”的合作效果。营商环境一直是掣肘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北应突破营商环境这个“腊子口”,闯关夺隘,蹄疾步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例如,今年以来,沈阳市浑南区强化“一对一”对接、“点对点”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与央企全方位合作,先后与中铁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央企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额达611亿元。

此外,还要进一步推动政金企三方深化合作,充分发挥现代金融服务东北地区实体经济的作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东北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特别是中央金融企业源源不断的支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应聚焦东北产业链延链、补链,聚焦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化改善金融环境,激发出央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大活力,促进东北全面振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济聪)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经济日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