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蒸发5000亿!7年狂撒31亿广告费的海天,“钞能力”不管用了

“头条首发,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3年市值蒸发5000亿,海天酱油是怎么把自己“作”成这样的?

海天曾号称“酱油届的茅台”,简称“酱油茅”,作为国产酱油龙头,坐拥将近7000亿市值,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万科和中石化。

而当年的海天味业净利润仅有64.03亿元,可想而知这中间的泡沫有多高。

短短三年,却已经跌没了0.22个贵州茅台、将近20个中炬高新,也就是厨邦美味鲜、28个千禾味业,或许也是一种价值回归

就连海天高管都承认:现在的海天,正在面临10年来最复杂的情况。

01、“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现在提到海天酱油,可能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科技与狠活”。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影响似乎仍然在。

在今年10月24日,海天味业的股价达到了3年来的历史最低点。

今年11月13日,海天味业花了1262.57万元回购了33万股。

一般来说,回购股票,要么是股价已经到危急时刻,公司得抢救一下,要么就是对未来的增长十分有信心了,显然,海天味业这是把股票送上救护车。

这几天,海天味业的股价,也是犹如心电图般上上下下,如今股价为37.98元一股,算是小小涨了一波。

不过,对于“大势已去”的海天味业而言,这点回购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尽管市值已经蒸发5000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的海天味业,总市值仍有2112亿。

从一个古法酱油小作坊,发展成为驰名企业,海天味业如今仍然稳坐全国第一的位置。

光是疫情前在酱油领域的市占率,海天都高达16.74%,遥遥领先于同行。

从厨邦酱油母公司中炬高新的4.15%市占率、千禾味业的1.2%市占率就能看出,距离这些企业“弯道超车”,还有一段距离。

“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02、天价广告费,救不回颓势

海天料酒CCTV央视广告

海天酱油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市占率,可能是因为曾经的天价广告费。

从2016年到2021年,在央视上,海天酱油的身影屡见不鲜。

甚至是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片头,都让海天味业重金拿下。

赞助其他的节目,在海天味业看来当然也是洒洒水,如《最强大脑》《吐槽大会》《熟悉的味道》等节目,都得到了海天味业的鼎力支持。

6年时间,广告费就花掉了27亿元。

另一边,海天味业在渠道的推广上也是毫不手软,几乎是靠“撒币”吸引经销商,几乎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海天酱油卖。

然而,通过“电视广告”和“广铺渠道”这两招,曾经是很有用的。

在互联网相当发达,比起看电视,人们更爱玩手机的时代,海天的老“功夫”,不管用了。

今年前三季度,海天赚了173.55亿元,却只有7亿元来自线上,可以说是十分的短板了。

也是因为在互联网上的短板,海天在去年就栽了个大跟头。

03、科技与狠活?海天公关狠狠背锅

去年9月,带火“科技与狠活”这一概念的短视频博主辛吉飞,发布了一条还原勾兑酱油的视频。

“50克盐,50克味精……兑点真酱油,吃了头发掉光光。”

其实,在辛吉飞的原视频中,压根没有提到海天酱油,可某些账号在搬运、二创视频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了海天这两个字。

从“苏丹红”鸡蛋,到脚踩出来的老坛酸菜,对食品安全问题过于激动的网民们开始声讨海天酱油。

更是有网友扒出:海天酱油在国内和国外的配料表不一样,国内的就有添加剂,国外的却没有。

实际上,目前看来,海天酱油虽然部分产品有添加剂,但也是符合国标。

要说它是辛吉飞指的那种十分黑心的“勾兑酱油”,完全是无妄之灾。

真正该谴责的,是海天酱油为什么无添加剂版本的生抽,却比有添加剂版本的还贵?

同样是海天品牌的某宝店,0添加剂版本的生抽,反而比有添加剂的贵5毛钱,这难道是什么“健康税”吗?

海天味业的公关更是将事情推向了高潮。

在海天味业的公告中,不说明大众最关心的是否国内外双标、究竟有没有添加剂、解释添加剂究竟有没有问题。

反而态度十分强硬地表示会将造谣的博主告上法庭。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公关失败的典型。

公告一出,海天味业股份一路下跌,2022年10月10日,开盘瞬间市值蒸发超过380亿。

好笑的是,这场舆论危机的最终受益者居然是海天的“友商”千禾味业,同时期的千禾味业股价连涨三天。

等到这件事情的热度快过去了,网友们已经不关心了,海天味业的第三次公告才将事情讲清楚:

并不是国内外双标,而是中国的标准更加严格,添加剂必须在配料表写清楚,而日本的却不需要,所以显得海天酱油在日本格外“健康”。

而海天味业也有0添加剂调味料的产品,不过因为价格贵,购买的人太少,所以经销商都不愿意进货,消费者很难在货架上看到。

如今,得益于莲花味精被“平反”,“味精有害论”已经不再是主流观点,大众都知道味精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元素。

海天酱油中曾引起争议的添加剂“谷氨酸钠”就是“味精”的化学名词。

可以说酱油不是0添加,但既然能够将这些化学名词能够出现在配料表上,就说明至少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在这个时候,大众内心早已有了定论,相信“科技与狠活”论的依然会觉得添加剂是魔鬼,不尽信的依然持有怀疑态度。

海天味业究竟有没有勾兑酱油、国内外双标,早已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海天味业曾经用6年27亿元的天价广告费打开的市场知名度,最后还是败在舆论上。

海天味业2022年的广告费依然不低,将近4亿元一年,可在应对负面舆论上,好像这样的“大撒币”依然没有起什么作用。

或许这也是来自海天的傲慢:不管我有没有对人体有害,热度一过,你们不还是得来买我的产品?

时至今日,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去年那件事情曝出之后,自己再也没有买过海天的调味品。

然而,失去的这部分消费者的支持,只不过是“雪上加霜”,真正让海天陷入困境的,是“大客户”们的丢失。

04、复合调味、冰激凌、预制菜……海天迷失方向

不是海天味业丢掉了“大客户”,而是这些“大客户”们本身就不行了。

如果说是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导致海天味业的衰弱,那显然所有调味品企业都同样会陷入困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2012年至今,我国的调味品的市场规模实际上是在不断扩大的。

你到哪,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影响大环境的人啊?

海天味业的衰弱,显然并非由整体大环境的影响所导致。

由于YQ的影响,餐饮行业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个人买家的需求则逐渐增加。

毕竟去餐馆吃饭、点外卖的人少了,这些人就会自己做饭。

如笔者这样的这些厨房小白,更喜欢的就是“让厨艺变得更好”的复合调料。

这是海天酱油的劣势,也是其他调味品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别的行业因为经济下行都在“消费降级”的时候,调味品行业却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然而,海天的收入却有60%来自餐饮业。

今年来,餐饮业的恢复不如预期,也导致上游的海天酱油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也不及预期,出现了涨收不涨利的情况。

调料味“消费升级”,却多半是升级在“复合调味料”上,如火锅底料、懒人料包等这种更适合厨房小白的产品。

在这一领域,被网友痛恨的“海克斯科技”,可就比海天酱油多多了。

海天味业也不是没想过卖复合调味品,就曾推出过不同口味的复合调味品

但很显然,现在在货架上都很少看到海天的这类产品,这一策略可能是有点失败。

互联网时代有互联网的打法,海天曾经用天价广告费教育消费者的方式,显然有点过时了。

可能也是为了更好的多元化经营,海天也不负“酱油届茅台”的名声。

茅台和哈根达斯联名推出过茅台冰激凌,海天也曾推出过“酱温冰激凌”

毕竟茅台有那么多联名,也就和瑞幸咖啡擦出了火花。

“酱温冰激凌”也更像是一种噱头,不少消费者打卡尝鲜便过了,也没有让人第二次尝试的冲动。

而在近期相当火热的“预制菜”,却似乎没有看到海天味业的动静。

这段时间,预制菜概念相当火热。

就连退隐已久的马云都开了公司,网传准备入局预制菜赛道,不过很快就被马云前助理辟谣。

海天味业却没有一点动静,“股东”们都开始疑惑了:难道预制菜不需要酱油吗?

这下可能真的是对“科技与狠活”犯创伤后应激障碍了。

毕竟点进海天某宝店,从上往下滑,无论是酱油还是耗油,产品界面大多有个相当大的“0”,以示这是零添加剂产品。

然而,预制菜也是一个被骂“科技与狠活”骂得相当狠的一个领域,海天对预制菜表示敬谢不敏也不是没有可能。

05、地位与压力同在

海天味业的高管曾经这样说:“2023年,是海天十年来环境最复杂的一年。”

这一年,前有“科技与狠活”的舆论困境,后有大环境的改变,海天味业的压力确实前所未有。

但即使是这样,海天味业的营收还是碾压同行。

海天味业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77.55亿元。

而在“友商”中,千禾味业营收23.31亿,厨邦酱油母公司中炬高新营收39.53亿。

和他们相比,海天味业还是调料品行业中的“巨无霸”。

希望海天味业能够早日找到进步的方向,摆脱目前的困境。

同时,也期待整个调料味行业能够更加公开透明,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健康安全的调料品。

你对海天味业怎么看?你现在还有购买海天酱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百万商界精英读本!热点时事辣评,商界资讯,财经趣闻,互联网的那些事,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首席商业智慧,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