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有人说,小胡同学的失踪,以及到最后酿成的悲剧,都是缘由他自己的心理原因。

在这漫长的106天当中,他所在的学校致远中学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现在真相已经大白,胡鑫宇的死亡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和网之前种种的猜测是不相符合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欠学校和全体老师一个道歉。

因为在此前,小胡同学还未找到的时候,网上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谣言,直指致远中学的各位老师以及校长他们:比如说校长他们篡改监控,光头化学老师有嫌疑,以及校长的亲戚搞医疗工作等,对他们的怀疑是,是从未间断过的。

在此前,小胡同学的妈妈也说道:孩子就是在学校被害的。

这个论断不清楚她是怎么样得到的,如今真相大白,事实的结果也已经出现,那是作为家长还是网友,都只能接受于他自杀的事实。

但是作为校方,真的没有错吗?

从小胡同学留下的音频,以及他在生前写在作业本上的内容来看,他的心理明显是已经出现很大问题了。

为了表示对内容的可信,在发布会当中,警方也截取了其中的两段音频:真站到这里,反倒紧张了,不知道跳下去会怎么样,跳下去了应该也没人会发现。

这是第一个时间段的音频。

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两个小时之后,还有一段音频,这时候他的态度已经很决绝了,他说:感觉好没意思了,我现在就想去死了。

其实从他的前一段音频上来看,他是留有一丝温情的,并且那时候的他,去自杀的意愿还没有这么强烈。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只要有个人能够过来开导开导他,多跟他谈一谈,那么就有可能挽救一条年轻的生命。

在他失踪的那五个小时里面,他可能想了很多事情,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朋友的。

他期待自己的失踪能够有人注意到,并且能够关注他,但是很遗憾那段时间没人去找他。

学校并未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重视,而且在事发之前,小胡同学的班主任也通过小胡同学写的笔记,发现他的自杀的意愿,但是却并没有对这方面起到重视。

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小胡同学的悲剧,校方是有责任在的,作为全封闭的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义务也有责任的。

而且不单单这一方有问题,作为父母方也有问题。

小胡同学曾经多次打电话给母亲,谈及自己不想上学的意愿。

但是当时作为母亲的胡母,只是觉得这是借口,所以并没有答应,也没有起到重视,而这个时候,原本心里面就极度敏感,甚至有抑郁倾向的小胡同学,在老师,朋友,同学,家人一致的不理解之下,就走上了一条绝路。

这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的遭遇,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孩子遇到。

高考是一个大的门槛,虽然不提及像以前那般竞争激烈,但是也不容小觑。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十分的巨大。

对他们而言,这可能就是他们那段时间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旦处理结果不好,就极易让孩子走上了一条不好的道路。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他需要老师,也需要父母的监管。

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早以前,因为学习压力大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有些学校为了预防这一点,也找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讲师,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课堂,尽力去调整学生的情绪。

致远中学在这方面是没有做好的,而小胡同学的妈妈,她也没有做好自己的那一方面。

这是一个警钟。

有很多朋友看到小胡同学死亡的真相,开始对小胡同学的妈妈有了一些不好的言论,甚至说是去指责,因为当时只要小胡同学的妈妈足够重视这件事情,那么有可能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但是没有如果。

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孩子去世了,受伤害最大的肯定是作为父母的一方。

当初小胡同学的妈妈肯定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轻视最后葬送了孩子的一条命吧!

她其实才是最难过的那个人,她可能也想到了这一点,内心自责痛苦。

这个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火上浇油,或者是再添一把火。

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我记得很早以前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一位奶奶她在家帮着儿子带着孙子,有一天孙子去了街上,奶奶没注意看管,致使他出了车祸,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抢救不回来了。孩子的父亲赶到了之后,看着孩子冷冰冰的尸体,眼神非常的绝望,他愤怒的摇着母亲的肩膀,说你为什么不好的看着他呢?是你害死了他。

老奶奶那时候就流着眼泪,任由儿子情绪的发泄,眼神呆滞。

后来孩子下葬了,父亲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已经去世了的事实,因为愤怒将自己的母亲赶出了房子,让她自生自灭,决定不给她养老。

而这个时候的老奶奶,对这一切毫无波动,她没有拿丢下的东西,而是去找了一根绳子,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

事情已经发生了,活着的人要努力活下去,而那些死亡的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我们伤心,我们痛苦,我们觉得遗憾,但是这于结果没有任何改变 。

这是一次沉痛的案例,我们必须得再次重视一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即所谓家长,是否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那种非常优秀的能力,考到名校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安稳一生。

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平凡凡的,他们在努力,他们在奋斗,能够走什么样的路,能够爬到什么样的高度,我们能够在旁边从中协助,却不能直接替他们做决定,或者给他们施加压力。

我们欠致远中学一个道歉?多次求助,其母未重视,是她的责任吗

我们需要关注他们,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因为我们是领路人。

而不是一味的想着我为了他好,就一个劲的逼迫她们。

也许某一天,一切都没有了,你会想想,其实人这一生健健康康的活着也不错。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p2p信息资源网,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