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行业完成摩托车销售总量为1899.07万辆,同比下降11.34%。其中,两轮摩托车同比下降13.23%至1660.01万辆,三轮摩托车同比上涨4.46%至239.05万辆。

去年行业电动摩托车销量481.05万辆,同比下降36.97%。燃油摩托车销量1418.01万辆,同比增长2.85%;从排量来看,销量最多的是50-125CC(671.63万辆),其次是125-150CC(436.87万辆)、150-250CC(187.43万辆)、50CC及以下(67.80万辆)、250CC以上(54.29万辆)。

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企业销量合计806.8万辆,占比达到56.9%。排在5-10位的依次是洛阳北方五羊-本田广东大冶重庆银翔广州大运轻骑铃木,销量分别为63.93万辆、60.26万辆、57.88万辆、52.54万辆、49.03万辆和40.23万辆。

其中,广东大冶是TOP10中销量涨幅最大的,同比大涨27.38%。公开资料显示:这家江门企业成立于03年,靠着组装小排量摩托车赚到第一桶金,07年决定转型升级,引进、培养人才,设计出对标国际高端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如今,大冶摩托已具有年产100万辆摩托车整车和15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每年技术研发投入超过1个亿(占营收比重超过10%)、研发队伍超500人,拥有专利256项,自主品牌4个。

值得一提的是,从建厂以来公司就开始布局东南亚以及埃及、伊朗等地市场。经过二十余年耕耘,产品远销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2022年出口值分别同比增长51%、56%、45%。去年出口量超越宗申,跃居行业第三。

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新大洲本田则是TOP10中跌幅最大的,销量回落到76.13万辆。01年的时候,新大洲控股、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和本田中国出资组建新本,旗下设有太仓生产基地,具备年产整车、发动机90万辆。

二十余年来,公司已推出跨骑车CRF190L、CBF190TR、CBF150S等,弯梁车CROSS CUB、Wave110S等,踏板车EX125、NS125LA、NS110Q等,电动自行车S08、MS01等多款产品,累计销量1600万台,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重庆被誉为“摩托车之都”,拥有43家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4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年产量超过400万辆,占全国总量两成以上。《重庆市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摩托车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年产量突破800万辆(出口500万辆);力争培育4家年产50万辆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2个国际知名品牌。

在去年销量TOP10中,重庆企业占据三席,其中2家跻身前三,分别是排名第二的隆鑫,第三的宗申,销量分别为133.52万辆、85.54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9.4%、6.0%。值得一提的是,隆鑫还蝉联行业出口第一宝座,去年出口量突破120万辆。

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虽然下滑了2.18%,但大长江依旧稳居榜首,销量达到187.74万辆,市场份额13.2%,自03年以来已经连续21年蝉联行业第一。作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拥有1.7万多家销售服务网点;旗下拥有豪爵(HAOJUE)品牌,主打产品是125CC的轻型和小排量摩托车,近年来开始向更大排量的燃油摩托车市场进军,先后研发出250CC、300CC等多款中小排量摩托车。

值得一提的是,大长江总部所在的江门,是全国三大摩托车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整车生产企业16余家,配件企业约300家,年产销量300多万辆,发动机、气缸体、离合器、制动器等配件产品均有布局,产业链条完整。

中国摩托车“座次重排”:前十重庆企业占3席,榜首卖出188万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新潮商评论,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