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

范小云委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表示,这既需要庞大经济总量与适度经济增速的支撑,也需要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改善增长质量和优化经济结构。

范小云委员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第一,要通过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第二,要注重发展与安全二者的动态平衡。以稳中求进的姿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第三,高质量发展强调均衡发展,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实现地区和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与做强绿色循环经济的良性促进。第四,高质量发展强调自主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中国深度参与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未来还需要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范小云委员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严纯华代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为党和国家取得的全方位、突破性、开创性成绩而倍感骄傲,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严纯华代表表示,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深感使命无上光荣,更知责任重如千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奋发有为,在新的征程中锐意进取。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重点、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瞄准‘高精尖缺’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广阔事业发展平台、畅通成长成才通道,激发每个人最大潜能。继续踔厉奋发,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严纯华代表说。(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 陈发明)

王学军代表: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遵循,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学军说。

王学军代表表示,近年来,吴忠市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吴忠市牛奶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全产业链模式,规模化养殖场达到149家,奶牛存栏33.4万头,直接带动就业2万人,间接带动10万人增收。

“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构建布局结构更优、规模体量更大、延伸配套更好的现代化牛奶产业体系。”王学军代表说,一是坚持规模化发展,做大龙头。持续培育壮大伊利等10家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麻黄沟等奶牛养殖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吴忠市规模奶牛场机械配套率达到100%,智能化装备比例达到90%以上。二是坚持标准化生产,做优品质。发挥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健全奶牛防疫和良种繁育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三是坚持产业化发展,做强链条。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包装印刷、塑料制品、有机肥生产和物流配送等产业配套,力争“十四五”末牛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00亿元。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许 凌)

余淼杰代表: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对此深表赞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举措。”余淼杰代表说。

余淼杰代表表示,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切实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创新方面,要创新基层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通过打造“网格化+信息化”移动端平台,畅通民意渠道,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及早预防和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协调方面,要优化城乡的协调、区域的协调、行业的协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绿色方面,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百姓提供优美的绿色环境。

开放方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为民谋福理念。

共享方面,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资源共享为民服务,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实行对口帮扶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 仇莉娜)

李挚代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保持“高”的站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工作,更加善于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方向不偏、蹄疾步稳,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李挚代表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秉持“强”的担当。李挚代表表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我们将切实增强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牢牢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目标,进一步抓紧抓实党的建设工作,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李挚代表说。(经济日报记者 谢 瑶 曾金华)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经济日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