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文|凯风

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城市大洗牌。

过去40多年来,大城市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一众万亿GDP城市拔地而起,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如今,随着大城市普遍告别GDP高增速时代,加之严控超大特大城市无序扩张,中型城市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中型城市,又称腰部城市,上接龙头城市,下连尾部的县域,承上启下,堪称中场力量。

如果说头部城市的比拼,决定着区域发展的高度;那么腰部城市的强大与否,则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后劲。

腰部城市,既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盘,也是未来增长的“潜力股”,更是区域竞争的最大变数之一。

腰部城市之战,谁走在最前列?谁会成为下一个“逆袭”之城?

01

中国有哪些腰部城市?

作为经济和人口大国,中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不一、地理环境多样,导致我国城市数量之多、层级之复杂、差异之大,也远超一般地区。

综合能级上的一二线、三四线,到行政级别上的省级、副省级、地级和县级,再到国家定位上的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人口规模上的超大、特大、大城市、中小城市,不一而足。

在如此众多的城市中,哪些城市称得起腰部城市?哪些地方担得起“强腰壮体”的重任?

如果说县域代表的是基层和尾部,万亿GDP城市、省会城市以及超大、特大及I型大城市,代表的就是头部力量,居于其间的正是不计其数的腰部城市。

从经济和区位来看,目前内地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27个省会(首府)城市,经济总量合计超过40万亿,占全国的1/3强。

“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从人口来看,全国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以上的城市仅有35个,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几乎囊括了所有万亿城市和省会城市。

与之对比,在我国,经济总量不到万亿的地市多达300多个,而城区人口在50万-300万之间的城市超过200个,这些城市多数都是腰部城市。

“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地位举足轻重、后发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十足,这是腰部城市的优势。然而,与龙头城市和尾部城市相比,转型发展却存在诸多困境。

究其原因,一边的大城市,走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最前沿,且受益于都市圈、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极其突出。

另一边,1800多个县城,虽然处于城镇体系的末梢,但一直都有来自更高层面的转移支付支撑,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处于其间的腰部城市,固然不乏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跨市跨省的产业转移和飞地经济等一系列利好的支撑,但最终脱颖而出的却不多。

这背后,来自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是其一,束缚了腰部城市的发展空间,但更重要的是,大量腰部城市自身的治理模式和产业转型,未能跟得上时代变革的脚步。

当前,许多腰部城市仍以传统产业为支柱,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停留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产业重复竞争、营销千篇一律,抓不住自身的特色,找不到跨越式发展的切入口,难以承担起“腰部城市”应当担起的重任。

其实,机会就在面前,就看谁能先行一步。

02

腰部城市,靠什么“挑战”大城市?

一二十年前,腰部城市要想挑战头部城市,除非有来自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以及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否则“逆天改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最近几年,一些腰部城市开始鱼跃而出,不仅GDP增速领跑于各大城市,而且在网红城市、新产业新赛道的争夺战中,罕见打破了头部城市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

这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大城市扩张受阻、头部城市“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国家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平权”力量,摆脱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地缘、区位乃至行政级别带来的制约,让各大城市回到同一起跑线。

数字经济虽然天然惠及所有城市,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能力打造适合自身的数字转型平台。

且不说以淄博、黔东南州为代表的腰部城市,何以借助互联网火速出圈,创造了中型城市流量经济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还有一众腰部城市,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之下,一路向上。

江西新余,一座因钢设市的中型城市,GDP总量并不高,但无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双双位居全省前三,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其从钢铁向锂电产业的转型不无关系,但踏准数字城市的时代脉搏,通过“城市大脑”将市域治理现代化推向新的高度,同样是关键助推力。

与之相比,江苏两大中型城市常州、宿迁的“逆袭”之路更受关注,一个是苏南的“小透明”之城,一个是有着“苏老末”之称的苏北地市,过去几年双双完成了大跨越。

“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借助数字智造,加上前瞻性布局,常州在新能源产业主赛道上大放异彩,更以“超级虚拟工厂”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上与一线城市有了一争之力,如今已逼近万亿俱乐部。

同样借助电商经济和数字政府,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95”后地级市,宿迁一改过去20多年GDP连续垫底的历史,首次赶超连云港,成功甩掉了“江苏十三妹”的称号。

而在广大的中部地区,山西大同、河南鹤壁,两大集历史古城与“煤城”为一体的腰部城市,共同摆脱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单一标签,打破“资源诅咒“,换道超车,成了数字经济的弄潮儿。

“腰部城市”大战,影响下一个10年的中国

大同拥有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等显赫身份,鹤壁有着殷商都城的名号,论历史文化底蕴都堪称一流,但“煤城”的标签,却让两座城市都显得“土”味十足,逐渐失去存在感。

如今,数字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借助产业基建和数字政府,大同正在重回高光时刻。日前,山西省发文支持太原、大同唱响双城记,率先突破,引领区域发展。

而鹤壁也从名不见经传的资源型城市,变成中原地区不容低估的新型制造业高地。

……

可见,这些城市的成功晋级,既非坐等政策,靠的也不是超大特大城市的直接扶持,更非产业转移或财政转移支付带来的助力,而是抓住了数字技术带来的时代机遇。

03

数字技术的能量为何如此之大,对于腰部城市的意义有多重要?

最近20多年来,数字技术堪称最接近平民化、平等化、平权化的技术普及,它跨越国家、地区和行业,打破地缘、区位和行政级别带来的悬殊,消除不同城市的信息鸿沟和技术天堑,让大中城市回到同一竞争起点。

无论是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建设,都不再是专属于大城市的“特权”。同样,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带动的转型浪潮,腰部城市与龙头城市都能从中受益。

大同、鹤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过去几年,大同从0到1打造了数字底座,在承接京津冀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同时,借助科技企业的助力,打造了集新型算力、智能制造、数智文旅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体系,更成为山西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样板地区。

从输煤炭、输电力,到输数据、输算力。一座拥有灿烂历史的千年古城,一旦搭上了数字经济的快车,自然不会在省域版图上屈居一角。

鹤壁也是如此。早年的鹤壁,似乎只有“煤城”单一标签,“10万元8套房”的热搜更将其推上一轮旋涡,许多人将之与“房子跌回白菜价”的鹤岗相提并论。

然而,数字经济的到来,让整个鹤壁面貌为之一新。

京东云以“产业基建+数字政府”助力鹤壁重塑产业结构,不仅打造了包括物流、电商、云计算在内的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还为当地构建了智能制造等新产业体系。

“鹤壁模式”不胫而走,以产业基建夯实数字底座,以产业协同助力数实融合,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型城市所效仿。

自此,“第二个鹤岗”之说也沦为笑谈。

04

每隔10多年,中国城市格局都会为之一变。

改革开放前的重工业为王,当时东北地区一骑绝尘;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外贸驱动成为主流,沿海地区一跃而起。

随后,四万亿大投资开启了大基建时代,带动中西部地区集体步入投资驱动时代,一众城市经济增速得以领跑全国。

如今,当创新驱动成了主流,“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胫而走,而数字技术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新质生产力,不同于过去以高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粗放式发展为特色的传统生产力,而是聚焦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生态的新增长动能。

过去,许多中型城市跟在大城市之后亦步亦趋,试图通过引进、模仿到创新寻求“弯道超车”的可能。

然而,数字时代到来,不仅减少了“弯道超车”的难度,也为中型城市创造了“换道超车”的可能。

目前,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中国建设更成了地方政绩考核的一部分,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也成了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要抓手。

在这场新的洗牌战中,大城市虽然不乏先发优势,但腰部城市不必再像过去只能一路跟随。毕竟,有了数字经济的平权力量,腰部城市有望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对于各大省份来说,一旦抓住数字经济的时代机遇,助力腰部城市集体崛起,经济有望突破平台期,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届时,部分腰部城市或将后来居上,成为直接对抗大城市乃至强省会的存在,上演城市“逆袭”的奇迹。

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国民经略,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