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统计2022年极端天气导致健康损害增加,须加强早期预警系统

“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与日俱增,以及煤炭消费及相关碳排放量的反弹,再度敲响了中国气候变化警钟。”11月19日,《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布的《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2023)》中(下称《报告》)提到。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破纪录的高温和干旱导致了相关健康损害的增加。与历史基准相比,野火暴露增加了54%,而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342%。

未来的气候风险同样值得警惕。《报告》提到,以海平面上升为例,在高排放情景下,预计2050年沿海省份受海平面上升影晌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7%,2100年该比例将上升至12.9%。这些人群将面临海岸侵蚀、洪水、水和土地盐碱化以及沿海基础设施损害等风险。

此外,《报告》提到,2022年,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2021年减少了1.5%;但是,由于水力发电和其他低碳能源发电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煤电被用来填补空缺,这也导致去年的煤炭消耗量增长速度达到了自2011年以来的第二高纪录,为4.3%,带来了持续的空气污染和相关健康风险。

《报告》表示,如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不以人群健康为核心,中国有可能陷入高碳锁定效应。

虽然中国在气候减缓和适应上有所进展,但与健康议题的关联有限。

在减缓与适应上,《报告》举例,城市绿地能够降低都市热岛效应,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根据《报告》,过去二十年中,城市绿地避免了中国大约3.8万居民的过早死亡,但2022年中国城市绿地覆盖率并没有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虽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包含了健康相关的独立章节,但我国尚未公布单独的全国性健康适应行动方案。在过去20年中,健康议题在气候议题中的公众参与(传统媒体、学术界和政府)占比增长缓慢,反应了在气候变化的公共议程中,健康问题的优先级相对较低。

北京医院急诊科医生于浥淳在《报告》发布会上提到,极端天气导致的高温并不仅仅带来热射病,“以夏季为例,我们发现肠道传染病也在变多,例如腹泻、呕吐等,夏季常见的蚊虫也会携带病原细菌;在诊疗的过程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也会增多。”

于浥淳还提到,随着气温升高,春季的花粉传播也使得很多病人出现哮喘还有一些过敏性疾病。

《报告》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例如建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报告》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保护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脆弱群体、减轻气象灾害给中国造成的损失。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正式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提出到2027年,使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全球适应委员会的评估显示,提前24小时通知即将发生的灾害事件,可减少30%的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服务组主席、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办主任周庆亮在《报告》发布会上提到,目前中国的全民预警机制覆盖率是97.7%,“虽然这个百分比很高,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没有覆盖的人数也不少。”周庆亮表示,目前气象预警发布有很多渠道,但西部等偏远山区会由于信号的限制无法接收到及时预警,这是现在最大的一个挑战。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界面新闻,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