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房地产的人,大多数没有看清我们当前的经济现状

疫情三年,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收入,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从上到下,这就是最大的经济现状。

不看好房地产的人,大多数没有看清我们当前的经济现状

所以,别再想着房地产垮了,如果真垮了,没买房的就好过了吗?受损失的是谁呢?

如果房地产贷款垮了,信贷就垮了,信贷如果一垮了,政府的收入、企业的收入都受到影响,利润也就小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谁受到损失最大呢?大概率是低收入群体,因为它是食物链的底层。

经济越不好,信贷越不好,需求越不好,最先失业的是低收入群体,最先降薪的是低收入群体。所以信贷增长非常重要,对宏观经济稳定非常重要。而信贷增长里面的重要支撑就是房地产。

举个例子,我们去银行贷款买房,贷了100万,这100万到你手里了吗?这100万经过我们,然后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拿着这100万,40万给了地方政府买地,20万交各种各样的税,20万给自己员工增加薪水、奖金,还有20万给上下游关联企业,不准确,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这100万就形成了什么?形成了政府的存款,形成了上下关联企业的存款,形成了它内部员工的各种各样的存款。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买房贷的款,并不是说钱都是给了房地产企业的,而是全社会的存款都增加了,全社会的购买力都增加了。

所以,第一就是房地产的稳定对于就业优先战略意义重大

在现在货币发行制度下,在经济出现困难时,各国的通常做法就是“放水”,因为放水可以减轻债务负担,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增加需求,促进消费。看看老美每次危机的天量放水,就知道这招挺好使。

但是,现在的我们的市场是让人懵圈的!眼看着天量放水,为什么房价没大涨(除了一线城市),股市没大涨呢?

1月份的数据看,居民端是大量存款,企业在增加贷款,但是好多企业是在拿低息贷款还高息贷款,或者是拿完贷款又存起来了,玩起了降低成本的游戏,说来说去就是资金在银行内转圈!

大家都想赚钱存钱,不想投资消费!

这种情况能长久下去吗?怎么可能呢?现在真是暴风雨前的安静!

政策的决心是扩大内需,但是市场现状却是相反。

政策与市场在博弈,市场往往滞后于政策。

居民之所以大量存款,主要就是“伤疤效应”,疫情三年,看到房价下跌,资产缩水,大多数人变得小心翼翼,毕竟“账面”财富缩水了,心里还是很受伤的,所以花钱也不再大手大脚了。

但是,人都是感性的,随着市场上资产价格上涨,博弈就发生了倾斜,先知先觉者带动后知后觉者,又会重新入市。就像前几年,房价上涨较快,房贷利率不断提高,政策抑制买房,但还是有人不管不顾,拉都拉不住一样。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大多数人的毛病。

所以,第二市场与政策博弈的结果就是,市场跟随政策。

不过要说的是,政策目的在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而不是为了房价大涨。

第三从中美博弈的角度说,房地产必须稳定发展。

对于老美来说美国居民的财富在证券市场,对于我们来说居民的财富在房产。

每一次,老美出现经济危机了,天量的放水就进入证券市场购买各种资产证券,从而救活其背后的公司和机构,度过危机。

而之前,我们每次经济下滑了,大家也都知道,政策就拿出房地产这个“夜壶”使用。

长期积累下,相互之间就深度绑定了各自的国内经济。

从中美博弈的角度说,老美的股市崩盘了,美国就是巨大的内伤,我们房地产崩盘了,那也是巨大的内伤。

谁都输不起!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涂站峰,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