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货币、供需,房地产样样“中招”

三个内在逻辑发生深刻变化,房地产“前途未卜”。

地方的“摇钱树”难以为继

我国实行的“分税制”充分调动了上级和地方的积极性,应该说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分税制”下地方不再满足于企业的缴税,而是更喜欢来钱更快的土地财政。城投公司拿土地做抵押搞城市开发,回收成本慢,土地值钱还好,一旦市场有变,就形成了地方隐形债务。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地方发债屡创新高,2022年地方发债7.37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约4.76万亿元。

近期,有关部门明确了上级不托底“地方债”,地方的财政压力持续加大。试想一下,如果一手房价上不来,在银行抵押的土地就会价值缩水,城投资不抵债,银行就会有系统性金融风险,当然,这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方不允许地产公司降价卖房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土地收入不行了,地方就要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会不会直接增加或者间接增加居民的税收种类呢?

房价被动上涨力量不再

过去房价越调控越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发行的机制上的原因。外汇占款连年上涨,央行被动发行货币,造成市场货币泛滥,钱不流向房子,难道要进入大葱、白菜吗!

这种情况下,房价的“底火”不去,再调控也下不来。现在,出口萎缩,外汇占款不增反降,逐渐趋于稳定,房价被动上涨力量不再。

供需关系逆转

无论是从人均住房面积还是人口的数量上来看,房子的供需都是供大于求的。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供不应求,不仅是地域性的,也有物业质量上的。

在供不应“求”的时候,房子批量生产,根本没有品质可言,占最好的位置,盖最烂的房子。户型、配套、物业样样不行,这根本就不是居住需求,而是炒房需求。

最后

当炒房的潮水退去,从居住的角度看,中国的房地产还是很有前景的。通过这一轮的“去伪存真”,今后的房子如能满足高品质的居住要求,需求还是挺大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涂站峰,不代表p2p信息资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联系管理员:202348182@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